“咱中午吃什麽(me) ?”
“啊?你說什麽(me) ?剛才戴耳機沒聽見,再說一遍”
……
對於(yu) 打工人而言,
出行已從(cong) “身手鑰錢”,
(身份證、手機、鑰匙、錢包)
變成24小時帶“機”。
(手機、耳機)
社恐們(men) 戴上耳機就像穿了“隱形衣”,
別管我耳機裏播的是什麽(me) ,
戴著耳機,就沒人能注意到我!
我戴的不是airpods,
而是心靈的港灣!
早八時候戴著耳機地鐵通勤,
幹飯時戴著耳機看電子榨菜,
午夜時戴著耳機聽曲助眠
……
耳機已成為(wei) 太多打工人的“避難所”!
但是,也是很多人聽力受損的“幕後黑手”!
當享受著耳機帶給你的安全感時,
殊不知它也在慢慢偷走你的聽力!
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全球大約有11億(yi) 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機,以及配套耳機等設備,麵臨(lin) 聽力損傷(shang) 的風險,我國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,且發病率有增高的態勢。
圖源@央視新聞報道
耳鼻喉科醫生建議大家:不提倡長時間的不規範佩戴耳機,如果一定要戴耳機,盡量選擇頭戴式耳機,少戴嵌入式耳機。
耳機再有沉浸氛圍,也要使用得當,在使用耳機的時間和音量上,要注意這兩(liang) 個(ge) “6”。
第一個(ge) “6”:如果音量一共10格,那麽(me) 調到6格的大小,就已經是上限了,戴耳機時的音量不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%,不要因為(wei) 過度追求音樂(le) 的效果,而超出這個(ge) 範圍。
第二個(ge) “6”:每次佩戴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鍾,如果耳朵還有其他疾病,那麽(me) 佩戴的時間應減少至40分鍾,30分鍾。超過了這個(ge) 音量和時間,就可能威脅耳朵的聽力健康。
長時間佩戴耳機會(hui) 導致噪音性的、神經性的聽力下降,造成聽力損傷(shang) ;另一方麵還會(hui) 造成感染的風險,比如真菌性外耳道炎或者細菌感染的外耳道炎,如果因為(wei) 工作要長期佩戴耳機,要注意定期清潔耳機。
2021年《世界聽力報告》顯示,全球超15億(yi) 人聽力受損。到2050年,預計全球四分之一的人有聽力問題,近25億(yi) 人將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。
劃重點咯,有耳聾家族遺傳(chuan) 史或者長期耳病史等更容易誘發聽力損傷(shang) ,所以要在科學的範圍內(nei) 佩戴耳機,盡量減少佩戴時間,注意用耳衛生。尤其是遺傳(chuan) 性耳聾患者,更應該科學用耳,保護聽力。
如果發生了真性的聽力下降,感應神經的損失,並且時間比較久,那麽(me) 聽力是很難再恢複的,所以生活中的預防是重中之重。
人體(ti) 的內(nei) 耳約有1.2-1.5萬(wan) 個(ge) 聽覺毛細胞,這是一種感受聽覺的纖毛細胞,容易受噪聲影響,受損後不能再生,損失一個(ge) 就少一個(ge) 。
現在,就伸出你們(men) 的小手,
把耳機音量調低一些吧~
部分文章來源:海澱區衛健委
· 延伸閱讀 ·
AG九游会J9集团晶典推出的二十三項遺傳(chuan) 性耳聾基因檢測產(chan) 品能夠檢測GJB2、SLC26A4、線粒體(ti) 12SrRNA、GJB3四個(ge) 基因的23個(ge) 耳聾基因位點,能夠進行相關(guan) 疾病風險評估,對有耳聾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進行風險評估,提供早期幹預方案,降低患病風險,早診斷、早幹預、早治療。
客服熱線:400-9968-999
(工作日 08:00-18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