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,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(chuan) 播速度最快、感染範圍最廣、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。
“如何建立好疫情防控早期的風險評估和預警預案,使決(jue) 策層能夠把控疫情防控的每一個(ge) ‘可能的關(guan) 鍵轉折點’,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,是我們(men) 本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的一個(ge) 重要問題和短板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認為(wei) ,疫情防控早期存在的問題,是造成後階段花費巨大成本、舉(ju) 全國之力抗疫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以此為(wei) 鑒,為(wei) 應對未來可能再出現的新發、突發傳(chuan) 染病重大疫情,程京建議,構建從(cong) 全國各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和新疆生產(chan) 建設兵團到各市、縣全覆蓋的疫情自動監控報告體(ti) 係,通過新型病原體(ti) 檢測技術與(yu) 5G通訊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,實現網絡化、實時化、自動化的疫情監控直報係統。
“要保證第一手數據聯網、第一時間上報,讓政府決(jue) 策層隨時掌握疫情的發展狀況直至疫情結束,形成不留一處死角的智慧疫情監控‘天網’。”程京說,“這樣才能在麵對疫情發生,國家能夠從(cong) 容不迫地及時采取防控措施,最大程度減少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國民經濟等方麵帶來的損失。”
他表示,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和醫院,積極推動“天網”係統的試點工作,依據試點工作的示範效應,製定病原體(ti) 檢測領域物聯網設備製造標準與(yu) 數據標準,實現全域範圍內(nei) 病原體(ti) 檢測設備的有效互聯及“天網”係統在全國範圍內(nei) 的全麵推進。
程京還建議,修改完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(chuan) 染病防治法》,建立新現、再現疫情的全自動、網絡化、便捷、即時的直報機製,實現疫情監測由“被動”的人工上報變為(wei) “主動”的檢測平台實時自動上傳(chuan) 。
Copyright © 2000-2023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
(京)網藥械信息備字(2024)第 00811 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3114號